详解高稳定性卤钨灯的循环过程
更新时间:2022-01-07&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点击次数:938
高稳定性卤钨灯是一种改进的钨丝白炽灯。钨丝在高温下蒸发使灯泡变黑,如果降低白炽灯的灯丝温度,则发光效率降低。在灯泡中充入6价元素氟、氯、溴或碘等卤族元素,使它们与蒸发在玻璃壳上的钨形成卤化物。当这些卤化物回到灯丝附近时,遇到高温便会分解,钨又回到钨丝上。这样,灯丝的温度可以大大提高,而玻璃壳也不会发黑。因此,灯丝发光亮度高、效率高,使卤钨灯具有形体小,成本低的特点。
为了使灯壁处生成的卤化物处于气态,卤钨灯的管壁温度要比普通自炽灯高得多。相应地,卤钨灯的泡壳尺寸就要小得多,必须使用耐高温的石英玻璃或硬玻璃。由于玻壳尺寸小,强度高,灯内允许的气压就高,加之工作温度高,故灯内的工作气压要比普通充气灯泡高得多。既然在卤钨灯中钨的蒸发受到更有力的抑制,同时卤钨循环消除了泡壳的发黑,灯丝工作温度和光效就可大为提高,而灯的寿命也得到相应延长。
高稳定性卤钨灯的过程是这样的: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从灯丝蒸发出来的钨在泡壁区域内与卤素物质反应,形成挥发性的卤钨化合物。由于泡壁温度足够高(250℃),卤钨化合物呈气态,当卤钨化合物扩散到较热的灯丝周围区域时又分化为卤素和钨。释放出来的钨部分回到灯丝上,而卤素继续参与循环过程。氟,氯,溴,碘各种卤素都能产生钨的再生循环。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发生循环反应所需的温度以及与灯内其他物质发生作用的程度有所不同现在大量生产各种溴钨灯和碘钨灯,某些灯中还部分采用氯作为循环剂。